近期,随着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管理规定》的正式落地,越来越多企业主意识到:平台发薪数据,已经被纳入税务局监管视野。无论是通过平台结算员工工资、支付劳务报酬,还是佣金、项目结算,只要数据上链、发票入账,就可能被税务系统动态识别。企业若仍延用“模糊式发薪”,不仅账务风险陡增,甚至面临合规处罚。
那么,税局到底在查什么?平台发薪合规怎么做?这篇文章将为你理清现状,提供实操建议。
一、税务开始查平台发薪数据,意味着什么?
自2025年起,税务部门通过金税四期系统、电子发票平台和涉税信息报送制度,实现对平台型企业与结算行为的全面监管。其中,重点监控以下几个方面:
平台是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;
是否存在“企业发薪走平台、个人收款无申报”情况;
企业是否通过平台“变相规避社保、个税申报”;
发票开具是否真实、金额是否一致;
平台对外支付是否实名、是否留痕。
一句话:企业通过平台发薪、支付佣金、劳务报酬等行为,税务机关已能通过数据交互方式做到“实时掌握、动态比对”。
二、企业面临的四大风险
税务开始查平台发薪数据后,以下企业行为极易暴露风险:
1. 用私人账户发工资,未申报个税
这种做法最常见于给兼职人员、临时工支付劳务,但一旦被税务系统捕捉到非工资类大额转账,会触发风险预警。
2. 平台代发但无代扣税记录
企业将费用转至平台,由平台直接发给个人,但未进行个税代扣代缴,属于违反税法规定。
3. 虚开发票应对无票支出
通过无真实业务的方式开具“服务类发票”用于入账,税局通过发票流与支付流比对后,极易查实。
4. 不同平台账户频繁发薪规避监管
企图“拆分发薪”或用多个平台账户隐藏支付路径,但在金税系统大数据面前,依然难以逃避比对。
三、企业老板如何做好发薪合规?这份指南请收好
想要规避税务风险,老板们务必要从源头建立发薪合规机制,以下几点至关重要:
1. 坚持实名发薪,全流程可溯源
无论通过平台或第三方机构发薪,务必确保收款方信息真实、资金路径明确。发薪记录应与劳动合同或项目协议相匹配。
2. 通过合规平台,自动完成代扣代缴
合规的灵活用工平台可实现:
实名注册、实名认证;
按项目或劳务类型计算税额;
自动代扣个税并申报,生成扣缴凭证;
支付后同步开具合法发票。
3. 避免“虚假开票”入账行为
企业要确保所获取发票有真实业务背景,金额、服务内容、付款记录一致,否则极易触发税务稽查。
4. 选择有资质的平台或人力公司合作
选择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、劳务派遣资质、正规税控系统的服务商,不仅保证合规,还能提供税务顾问支持,避免操作失误。
四、平台发薪合规的好处,不止是“避风险”
除了防止税务处罚,发薪合规还能带来以下优势:
财务凭证完善,账目更清晰;
员工个税申报正常,避免申报差错影响后续待遇;
企业纳税信用良好,提升融资与招投标信誉;
规范用工流程,助力公司标准化运营。
往期回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