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2025年,国家对互联网平台涉税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码。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管理规定》已于年初正式落地实施,要求各类平台企业如实、完整地向税务机关报送结算数据、开票信息和收入明细。这一政策不仅重塑了平台企业的合规边界,也给大量通过平台进行灵活用工、劳务结算的传统企业敲响了“税务警钟”。
那么,在新规落地的背景下,企业该如何调整用工方式,完成从“模糊操作”到“合规透明”的转型?本篇文章将为你解析政策要点,并提供企业用工合规转型的实操思路。
一、2025涉税报送新规的四大核心内容
根据政策要求,自2025年起,所有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必须履行以下义务:
按期报送用户交易数据:包括交易对象、金额、结算方式、时间等明细;
披露收入来源与税收处理情况:企业需清楚记录每一笔收入的税种、纳税人身份、税率等;
代扣代缴个税与增值税责任强化:对于为个人代发劳务收入的平台,应依法代扣代缴;
未按规定报送将面临处罚:未及时、如实履行报送义务的平台,可能被追责甚至罚款。
这意味着,企业原本通过“平台化支付”“虚拟账户代发”“不留痕结算”来模糊收入来源的做法,将被彻底暴露在税务大数据之下。
二、企业用工现存的问题正被放大
不少企业目前仍在使用以下“灰色方式”处理灵活用工与外包支出:
用私人账户发工资:无合同、无发票、无申报;
个人代开发票入账:存在虚开风险,难以抵扣;
平台代发但未实名登记:缺乏凭证支撑,资金流断链;
不做个税代扣:违反税法,留下合规隐患。
在税局全面接入平台数据、加强风险比对的背景下,这些操作都可能被快速识别并触发稽查风险,企业不仅要补税、缴罚,还可能被列入税务黑名单。
三、企业用工合规转型,必须从这几点着手
面对新规压力,企业要想守住用工安全底线,必须从制度、流程和技术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化转型:
1. 规范用工流程,完善劳动关系管理
不论是正式员工、项目合作人员,还是灵活用工个体,都应建立清晰的身份记录与合同体系,避免“事实用工不留痕”。
2. 通过合规平台进行支付与报税
选择具备实名结算、发票开具、税费代扣代缴能力的平台,不仅能满足支付合规,还能确保支出有据可查、税务合法合规。
3. 建立用工数据档案,备查材料齐全
包括:用工合同、岗位任务书、结算明细、发票信息、税费申报记录等,应统一归档、随时备查。
4. 引入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协助规范操作
专业第三方机构可协助企业设计合规用工模型,承担社保申报、薪酬代发、工伤处理等事务,提升管理效率、降低政策风险。
四、哪些平台工具值得企业关注?
在2025年税务合规大环境下,企业应优先选择具备以下能力的结算平台或人力资源服务商:
实名制交易流程,资金流与发票流统一;
可开具全额增值税发票、支持企业入账;
自动代扣代缴个税、社保、服务费透明;
提供一站式用工合同、任务记录、报税服务;
有合规备案资质,能提供专属税务风险顾问支持。
往期回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