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相关法律的逐步完善以及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升,劳务派遣的使用正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规范: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员工的比例不得超过总用工的10%,且只能在临时性、替代性、辅助性岗位中应用。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务派遣的发展,也使得“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”成为一种趋势。
一、中国劳务派遣存在的必然性
上世纪70年代末,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,众多外企进入国内,国际劳务需求大增,推动了我国劳务派遣的兴起。90年代,国企改革的实施使大量工人下岗,劳动力过剩问题逐渐显现,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积极鼓励建立劳务派遣公司,推动了劳务派遣的迅速发展,并促成了劳务派遣制度的确立。
2013年,国家对《劳动合同法》进行修订,并出台了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,首次明确了劳务派遣岗位的“三性”要求(临时性、替代性、辅助性),同时对劳务派遣企业的注册资本、经营场所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。这些政策在规范行业的同时,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务派遣的自由发展。
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,中国的劳务派遣市场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服务形式,在不同时期、不同需求下能够灵活满足各类用工单位的需求。劳务派遣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:用工灵活,既能帮助用人单位快速填补人才空缺,也能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增减用工数量,降低了用工风险;同时,劳务派遣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,节省了招聘和管理员工的费用。
二、中国劳务派遣的发展趋势:劳务外包成为趋势
从中国劳务派遣市场的现状来看,劳务派遣向劳务外包转型或将成为大势所趋,原因如下:
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要求用人单位在2016年3月1日前将派遣员工比例降至10%以内。许多企业难以满足这一要求,但出于业务需要,转向劳务外包便成为最合适的选择。
随着行业的发展,市场弊端逐渐显现,派遣员工的健康、薪资和福利难以得到全面保障。
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,企业为了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和竞争力,更倾向于选择劳务外包模式,以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益。
随着劳务外包理念的普及,劳务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。对于劳务公司而言,加强与各大中专院校的合作,建立与劳务工人的用工档案,与知名企业合作并帮助提升员工的技能素质,能够在企业和劳务工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。
对于企业来说,“将不熟悉的业务外包,只专注于核心领域”的管理理念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应用。这样既能让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,又能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提升整体效率。
综上所述,当前企业选择劳务外包的数量在明显增加,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务派遣将被完全取代。企业会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用工模式。不论是劳务外包还是劳务派遣,这两种方式都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。
往期回顾